华姓是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姓氏,多民族和多远流是它的重要特点。在宋代百家姓中,张姓的名次是在第28名,属于大姓级别,名声也很响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华姓的起源和宗族发展史,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这支华氏是因字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宋国是由周武王封给商纣庶兄微子启以奉汤祀的。商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商朝的后代,华氏自然也就源于子姓了。当时的宋国拥有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直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这支华氏族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在宋国,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在华督、华元、华定、华亥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史称华氏正宗。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观于西岳华山,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四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所以华氏无论是姒姓的一支,还是子姓的一支,统统都是颛顼的后代,所谓两支,不过是得姓的先后与途径有所不同罢了。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世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僖公七年夏,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孔子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毋。”郑世子华,就是郑文公捷的二儿子太子华,在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农历1月,他代表郑国,同周王使者、齐桓公小白、宋桓公御、卫文公毁、许男爵、曹昭公班、陈世子款等诸侯国会盟于洮(今山东鄄城),这次会盟,确定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诸侯国会议。在郑世子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是为新郑华氏。
华姓的郡望主要有武陵郡、平原郡等。堂号则有华林堂、华胥堂、华光堂等。这些郡望和堂号不仅体现了华姓族群的地理分布和文化传承,也展现了华姓族人对家族荣誉和文化传统的重视。
华胥:(生卒年待考),女;陕西蓝田人。神话传说中伏羲的母亲。
华元:(生卒年待考),华督后裔,宋国人。著名春秋时期宋国大夫。
华佗:(公元145~208年),名敷,字元化;沛国樵人(今安徽亳州),著名东汉医学家。
华歆:(公元157~231年),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今山东禹城)。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国大臣。
华雄:东汉末年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0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三国演义》中则对这段历史作了改动,描写华雄被刘备义弟关羽所杀,这段被称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也流传于后世。
华表:(公元204~275年),字伟容,华歆之子;平原高唐人。著名晋朝大臣。
华恒:华表孙,东晋大臣。娶晋武帝女,拜附马都尉,后任尚书、颍川令。
华温琪:五代梁唐间将领。
华峤:(公元?~293年待考),字叔骏,华歆之孙、华表次子;平原高唐人(今山东高唐)。著名魏晋时期史学家。撰成《汉后书》(亦称《后汉书》)九十七卷,娇改称志为典,计划写十篇,惜未竟而在晋元康三年(公元293年)逝世。
华镇:北宋官吏。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