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登录-kok全站登录 > 节日知识 >

中国春节有哪些风俗-kok登录

| 宋佳

春节流传至今,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习俗文化,但年俗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知关于春节这个节日你们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国春节有哪些风俗传统,欢迎参阅。

中国春节有哪些风俗传统

中国春节有哪些风俗传统

春节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非常众多的习俗。

其中一项流传非常广的习俗就是贴春联。春联有春贴、对子、桃符、对联、门对等一系列别名,春联以非常简洁、精巧、工整、对偶的文字描述了时代背景,抒发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成为了我国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每逢新春佳节将至,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宋代,人们认为张贴春联能够辟邪驱晦;到了明代时才开始大规模流行;到了清代,春联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面有了非常惊人的提高。

每当春节到来之前,中国的家庭都会将家中的环境打扫干净,民间就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俗语。据《吕氏春秋》记载,在我国尧舜时代就有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尘”与“陈”谐音,春节就是农历的新年,新的一年当然要除陈迎新。所以扫尘的寓意是要把一切的晦气和穷运扫出去,希望新年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春节期间有何禁忌

虽然说在春节到来之前做大扫除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但也不能忽略春节时忌打扫和忌将垃圾扫出门外的禁忌。过年前要拜“灶王爷”,等到送走“灶王爷”后,要赶在年三十夜以前打扫完毕,此举为“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具体为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和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以及往外倒污水,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些行为会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新四大年俗出炉

近日,由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中国新年俗发展趋势报告》,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被票选为21世纪“新四大年俗”。与之相对的是,舞狮、放鞭炮、杀猪、手写春联等逐步淡出我们的生活。

专家表示,年俗形式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无论新旧年俗,都体现了人们美好愿望、祝福的寄托。“新四大年俗”其实可分两类,云拜年、全家游是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变化;集五福、抢红包则是人们传递祝福的方式改变。

集五福

“你的五福集齐了吗?”这可能是最近人们见面时最高频问候语之一了。每年,都有数亿人参与集五福,并带动福文化向全球传递。5年来,“福”字被扫了超过100亿次。春节前夕,百度“福”字搜索指数骤增百倍。

云拜年

“人未到心意达”,网购让“云拜年”迅速流行起来。网购年货不仅方便快捷、品种多样,更能够让远在海外、外省市的亲友也能分享祝福。数据显示,中国人2019年网购10万亿,某电商平台年货节已卖出全国3.8亿斤的农产品。此外,视频拜年也成海外游子与亲人沟通的首选方式。

抢红包

过年发红包是传统年俗之一,长辈表达对晚辈的祝福,子女表达对父母的孝心。电子红包省去了反复存取款的麻烦,成为不少年轻人表达心意的首选。抢红包金额不限,弱化了金额本身,更突出了“压岁“的美好祝福。

全家游

“全家游”同样火爆。某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外出旅行的整体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19%。其中,境外游的增长达28%,全球各地海岛游增长超90%。调研数据也显示,春节计划老中青三代同游的占比超过30%。某电影票务平台数据也显示,全家一起观影(一次购买3张以上电影票)人数较去年增长20%。

春节年俗还有啥

此次一同入选十大最受欢迎年俗的还有,看春晚、年夜饭、贴春联、走亲戚、穿新衣、看灯光秀。还有网友戏称,“相亲”也正成为单身青年“春节新年俗”。

数字经济智库研究员翁一认为,年俗的变迁,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而是借助新载体,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全新呈现方式,实现“年味”的与时俱进。

大年初三的禁忌

1、忌点灯。民间传说里,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老百姓人家都要早早的熄灯睡觉,晚上忌点灯。

2、忌外出。大年初三是“狗日”,这一天忌拜年,因为传说“狗日”里的狗是赤狗,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在这一天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

3、禁忌动刀子和剪子。有句俗语说,“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因此在古代民间,这一天不宜动刀或剪刀,否则新的一年里就会是非不断。

4、忌吃米饭。大年初三这天也是谷子生日,因此在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如果在这天不小心吃了米饭,尤其是小米饭,就会导致来年家里种植的谷物减产。

5、忌探亲访友。大年初三这天,旧习俗又称为是“饿鬼日”,因此在这天忌探亲访友。

6、忌白天午睡。正月初三白天睡午觉,那来年整年都会很懒惰,其实不睡午觉的真实原因是因为过年期间有迎来送往,如果睡午觉的话是对客人很失礼的事。

7、忌倒污水、垃圾、扫地。正月初三不要从事家里的洒扫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了。

8、忌向人讨债。正月初三这天不管是被要债,还是跟别人讨债,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都会很倒霉,因此在这天千万不要向人讨债。

春节的由来

中国农历的年的岁首称为春节。它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人,也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很多的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园前2000多年前的一天,虞舜即天子位,并带领部众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制定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首月,后来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几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旦”、“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旦”、“元首”、“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相关推荐

6960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