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流传非常久远,氛围最为浓厚,形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必然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演化出了一系列的风俗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春节2024年高速免费时间段(通知),欢迎参阅。
春节2024年高速免费时间段
2024年春节假期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时段起止时间:为2月9日(除夕)00:00至2月17日(正月初八)24:00。
根据规定,免费通行的车辆范围是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如果符合这个条件,车主就可以享受免费通行的优惠。要想确保免费通行,请注意出站时间。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将决定是否能够享受高速免费政策。只有在规定的免费时间段内驶离高速公路,才能避免支付通行费用。
春节来历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传统习俗
1、拜年
在春节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各地的人们都有拜年的习惯。新年祝福是人们告别旧,欢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将打扮得干净漂亮,拜访亲戚朋友,相互致以新年问候,并祝新年繁荣昌盛。
2、压岁钱
熬夜过新年是一种活动。还有在新年期间给孩子们新年钱的习俗。在新年期间给孩子们压岁钱意味着好运。
3、接财神
由于春节期间有驱魔活动,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敬拜和欢迎神的活动。春节期间的各种崇拜活动都是一种精神慰藉。例如,在每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五天,是接受财神的日子。在这一天的零点,打开门窗,燃放鞭炮,燃放烟花,像财神一样,按照仪式欢迎和崇拜。我希望新年能带来很多钱。
4、燃放爆竹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营造欢乐的节日气氛。迎接新年是一项非常常见的娱乐活动。但是,由于燃放鞭炮会对空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仍有必要少燃放鞭炮弹。
2024年春节放假调休表
2024年春节放假时间:2月10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春节名称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定作“春节”,为农历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__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