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登录-kok全站登录 > 节日知识 >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原因)-kok登录

| 梓炫

春发展历史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 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

鞭炮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因为红色喜庆呀,所以鞭炮也做成红色的。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

《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春节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令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以及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驱邪纳福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春节传统习俗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3、贴年红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4、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春节五种吉祥物

春节期间,各种祭祀、社交、礼仪形式繁多,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吉祥和祝福,而爆竹、春联、年画、压岁钱、灯笼等五种吉祥物颇具代表性。

1.爆竹,又称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丞相王安石一首《元日》诗描绘了一幅爆竹声中春满人间的美丽画卷。

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最初古人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除妖魔鬼怪,祈求平安,如今已成为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的一年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愉快,是辞旧迎新的标志,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2.春联,又称对联,因为在春节时张贴,故叫“春联”。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把精心挑选的大红春联贴在门上,并配以“福”字。

春联源于“桃符”、“春贴”。贴春联这一习俗从宋代开始流行,真正普及于明代。据清人陈尚古在《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在过年前下令,每户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对联更是风行,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贴春联不只是为了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它象征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多是家庭团圆、富贵有余、五谷丰登、辞旧迎新等,表达喜庆吉祥,也是用吉言教育后人。

3.年画。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称之为“门画”、“门神画”。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的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如《福禄寿三星图》、《五谷丰登》、《迎春接福》等精典彩色年画。在诸多年画中往往都少不了鱼、鸡、娃娃,因为鱼意味着钱粮有余,鸡表示吉祥,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了挂历,至今家家仍不可或缺。

4.压岁钱。春节期间,晚辈要给长辈跪地叩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压岁钱的风俗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有的地方叫“压腰钱”、“压魂钱”、“派红包”。据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逢凶化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兴奋的孩子们用压岁钱忙着买鞭炮、玩具、糖果等节日用品。可以说压岁钱习俗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利,健康快乐。

5.灯笼。春节期间挂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圆满与富贵。

甲骨文中的“东”字就是对灯笼形象的描绘。汉明帝建武中元二年称帝之后,敕令全国每年正月十五燃灯,从而形成后世过节张灯的习俗。过年挂灯笼这一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不管是在中国本土还是在海外,只要是在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春节期间都会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

春节的传说知多少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相关推荐

69626
网站地图